“過去,由于原戶口簿登記信息與實際居住地址不符,孩子上學、貸款、就醫等多有不便,現在終于安心了,以后看病、上學,可直接用新戶口簿了。”3月26日,62歲的村民魏宏仕緊緊攥著戶口簿,言語間滿是激動與喜悅。當天,銀川市西夏區懷遠路街道辦事處富寧村528戶村民領到了新戶口簿,困擾當地村民多年的戶籍“正名”難題得到解決。
時間回溯到1989年。魏宏仕帶著全家從西吉縣自發移民至富寧村,成為這里的第一批“富寧村人”。魏宏仕一家靠著租賃承包土地,日子逐漸過得紅火。由于戶籍還留在老家西吉縣,一系列生活中的不便接踵而至。“孩子上學、看病報銷,都得回西吉縣開證明,特別不方便。”魏宏仕說,當時作為自發移民來到富寧村的528戶村民,幾乎都面臨相同的困境。
為解決這些自發移民遇到的問題,2016年8月,西夏區將居住在富寧村、銀西村的移民劃入懷遠路街道辦事處賀新、銀西、寧華所套門溝、富寧4個社區,并統一辦理了城鎮戶籍。“戶籍從西吉縣遷至西夏區,再也不用跑遠路開證明、繳醫保了,方便了很多。”魏宏仕說。
戶籍問題的解決只是第一步,新的問題隨之而來——身份問題。富寧村黨支部書記郭嘉介紹,雖然村民居住在富寧村、銀西村,但戶口簿上卻寫著社區,生病后想享受農村醫保報銷也需要證明自己是農民身份。
為破解這一難題,2020年,西夏區決定撤并4個社區,將富寧村和銀西村合二為一,統一為富寧村,并劃分了6個村民小組。“統一為富寧村人后,辦理證明手續、申請補貼,不出村就可以辦理,生活一下子方便了很多。”村民靳亞東說。即便如此,戶口簿和村名不一致的問題依舊困擾著村民。“孩子入學、社會救助、辦理營業執照,均需村委會開具身份證明。”郭嘉說。
當天,在西夏區及相關部門的努力下,分布在原4個社區的528戶戶籍被統一遷移至富寧村,同步更新戶籍信息,至此,528戶村民從法律層面上真正成為富寧村村民。(記者 剡文鑫 張璞)